2013年,感觉的逻辑,北京季节画廊

感觉的逻辑

夏忒勒

我们为什么要画画?感觉,就是被画出来的东西!

当古人开始画画再创造出符号式的象形文字,绘画就超越了图解性和叙事性,在感觉的层面朝向神经系统转换给予大脑逻辑思考的能力。文字和语言本身即是最具普遍性的符号体系,而绘画表达了可感知的物质和事物的品质。

感觉的逻辑是一道光,是内心需要,能帮助我们在这个混沌的世界游走。罗兰•巴特对视觉形象的结论是;我看到了,感觉到了,于是我注意,我观察,我思考。

这次季节画廊展览四位艺术家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各自的感觉自在性,但他们从来都没有满足于仅仅画笔这种“介质”工具,他们的作品呈现了多重触觉般的视觉。

新建的绘画是一个很强的纯粹视觉空间和手工的绘画行为世界。触觉性的色彩直接使用调色刀在厚重的笔触上对形象化进行一种物质性的解构,转换一种雕塑与绘画之间的浅浮雕式的绘画。他的绘画是画事物之间的物体。“静物”系列组画,笔触挑起柔软的肉体,姿态丰富连续不停地运动,努力想逃脱一条无色光带,美丽而消遁,身体停止在时间的零点。“大都会”系列三联画、“南海-白虎”,暗示着永恒之中的灾变交合在力量跌宕起伏的旋律中,让身体穿越一个宏大的空间和时间汇集的顶点,视觉从图像编码中坠落,获得心灵共振的节奏,去见证史前时期的一座孤寂山谷里,斯特拉文斯基在春之祭乐章种下的向日葵……

      “色点主义”定义天禄的画不同于法国画家修拉点彩派为实践光画的”科学分析”绘画。天禄的主观的色点全面覆盖,与架上绘画决裂,从画框外衍射出虚构着荒唐、古怪、离奇的异国天地,保持了对图形精密的控制又有有数学般的慎密。仅仅是黑、白、灰色点,调动起我们各种感官逻辑——生命托付给一个行李箱,幽灵般的几何体空城,时间被植被吞噬掉的一座理想化的宏大建筑,画面弥漫着有一种寂寥、灰暗、空旷、将被无情摧毁的冷暴力。

和嘉这段时间停下了他的卡通形象的绘画专利,拿着圆形的“PV板”在进行一种新的绘画实验。我看见他在画大理石般的透明“绘画涂鸦”,可惜北京不可以像巴黎那样能在大街小巷上画涂鸦,在巴黎,一个名人住过的小巷墙上可以随便涂个标记,涂鸦也可喷绘在卡车上到处巡荡,涂鸦可以挂在博物馆展览。和嘉试图想把自己变成一个“通灵者”,他的“绘画涂鸦”画面妍丽、神秘,充满“纸醉金迷、镜花水月”的神话景象幻觉,或许他是想影射京都这个名利场腐化奢糜,所有人都虚张声势地戴着幸福面具。

兰一风月才情,崇好唐宋尚意之风,借用中国古代的绘画的格式,花鸟鱼虫,繁复的丝丝线,平涂的色面,加入了唐代绘画的华丽的光彩,金色、翠绿、宝石蓝、大红,胭脂…他试图守住东方的边界,不抑自乐地倾向于拜占庭镶嵌画的风格。他似乎想开辟了一个新的、一个人工再造的理想中国式的山水风景,让作品诱发出毒品的味道,开始了自我迷恋的神游。

       这次展览呈现的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并不是要你直奔主题,他们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他们想象中事物本质的支架,是将绘画之前内置在头脑中,形象和形象化相互对立十分复杂的关系揉碎,在绘画行为中画出视觉不可能产生的形象,使绘画这种典型的类比艺术反映出的多重性,让你看到精神性的“时代面孔”。

逃避生活中的琐碎、俗套,我们只有面对画布!花25亿美金——要有发射到火星上的“好奇号”探险车那样的勇气,才能参与到当代伟大的重要的事件中。艺术家将思想画了出来。重要的是;你麻痹的感觉潜能从画布之中走出来才能拯救自己。

 

 







 


Copyright © 201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ICPICPICPICPICP 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