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源起——“绕绕线”(上)
兰一的艺术创作始终围绕着“生命”二字,探索生命的本质与精神的力量。“绕绕线”就诞生于此,在兰一看来,“绕绕线”不仅仅是那些迂回、曲折、环绕的线条,它也是作为一种符号象征着生命的轮回,这些没有出口也没有入口绕绕线编织出了一张走不出的生命之网。
“绕绕线”的形式,最早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兰一的一种潜意识、无目的性的书写,从中渐渐演变出线描的方法。兰一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深受中国传统书法与篆刻的影响,草书的连绵不断、章草的圆润、唐楷魏碑的转折顿挫、气势雄强,给兰一在用线上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在兰一中学到美院期间的作品中,我们能在一些油画写生作品中窥视到“绕绕线”的最初踪迹,这些静物的布面或是人体的曲线中,并不是一块体面,而是用线来表达这种明暗转折和人体结构。
1999年时,留学巴黎的兰一并没有自己单独的工作空间,只能在一张半米见方的桌子上绘画,这时的线条也开始衍生出新的形象与含义,兰一用钢笔在纸上不间断的,用线构成不同的形象,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笔到底,从开始至结束始终仅仅是一根不断的流畅线条,疏密、粗细变化造就了生动的画面。
线的千变万化下,形成了兰一生命的图案,比如细菌、细胞、身体的部分。甚至“绕绕线”自身也变成了画面的形象,它们时而是怪兽、时而是蝙蝠、时而又是生命体本体,亦或成为某个形体的皮肤存在。“绕绕线”从极简向极繁又向抽象变化,如同艺术史的风格变化一般。
兰一所创造的“绕绕线”是多变的,在其艺术体系中存在着一种延续性发展,线的形态主要分为圆绕绕线与方绕绕线。圆绕绕线更柔美、生物化、神秘,而方绕绕线更为坚硬、男性化,代表着能量和力度。虽然形态只有两种,但绕绕线的表现形式是多变的,它成为了一种符号化的图腾,不仅出现在二维的平面绘画作品中,也出现在三维立体的雕塑或者建筑空间中,甚至作为一种画框的定制出现。它极大的突破了绘画叙述语言的多样性与表达性,从一根极简的线生出万物,而始终不离对生命主题的表达。
具体内容可搜索微信公众号艺术家兰一